清稗類鈔
迷信類
男女之種種迷信
不辨事理之是非而妄信,曰迷信。國人鮮明科學,誕妄不經之言自易入耳。且藉口於晚近西人之研究靈魂學,哲學家亦頗加以思索,乃不敢直斥其謬,更有引為談助而資以消遣者。男子且然,何論婦女。特婦女之篤信左道者為尤多,以至遺毒子孫耳。
迷信足補生計
徐新華曰:「比戶之門,上巳插薺菜花,清明插楊柳枝,端午插菖蒲。此雖社會之迷信,無足稱道,然貧民之負販為生者,即此數日間,於其生計亦小有補助,不必故為屏棄以絕其生計也。蓋教養之道未至,一旦懸為厲禁,則強者流為盜賊,弱者轉於溝壑矣。」
某氏婦多迷信
某氏婦,小家女也。少寡,獨與二子居。素信神怪,既寡,捨鞠育子女外,惟以長齋奉佛為事。平日所詔其子者,不外迷信一途。如入夕,偶見燈之結蕊,則喜曰:「將得佳音也。」飲茶,見有葉挺立於杯中者,則曰:「客將至矣。」取而囓之,更入杯,觀其仆否,以卜來者之為男子為婦女。聞鵲噪,以為將得幸福,乃祝其多鳴。聞鴉鳴,以為將有禍殃,則唾之。兒不解,婦語以故,兒亦雀躍而前,以助其母之祝與唾也。夜中或聞犬吠,兒驚,呼以慰之,曰:「勿聲,彼所吠者,非鬼則空中之神也。」兒恐,遂亦不敢出聲。
新春吉語
每歲元旦,老幼咸頌吉利語,謂一年可定終歲休咎,且有書而黏諸壁者。為士者常書「元旦發筆,學有其益」等語,為商者常書「新年提筆,一本萬利」等語是也。
陝人背爺過年
陝人至除夕,必出門,至十字路高呼曰:「爺爺,我背你回去過年。」於是以兩手向後,作負物勢而歸,至中堂所供木主前徐徐放下。再往,背其奶奶,如前狀。往返數四,新鬼故鬼依次背回。爺爺,祖父也;奶奶,祖母也。
讚土地
萍鄉有讚土地之俗,蓋歲首之事也。如某家接新客, 【 女壻初至岳家,謂之接新客。】 某人逢壽誕,固無論矣。即無此二事,小康之家,或以讚土地為無謂之慶賀,必先日具帖報告當事者,謂來晚土地,恭賀。 【 於新客則稱恭賀新客,於壽誕則稱慶祝千秋。】 至次日之暮,鑼鼓爆竹,以一人翻穿皮馬褂,飾為有鬚,左手持杖,右手執扇,搖其頭,自讚曰:「土地神,土地神,土地原來天上人。」並有種種慶祝之語。讚畢,酒肉徵逐,興盡而散。
竊花得壻
臺灣元夕,女子偷折人家花枝,謂將來可得佳壻,曰竊花。錢塘范九池有詩詠之云:「女郎元夜踏蒼苔,攀折青枝笑落梅。底事含羞佯不采,月明犬吠有人來。」
摸秀軋秀之得壻宜男
科舉時代,江蘇之常州各屬院試,必於江陰。凡賃廡者,一衿既青,門前屋角,必有婦女於暗中牽襟弄裾,名曰摸秀,謂可得佳壻,兆宜男。又或於院試獎賞之日,小家新婦聯袂出遊,故與新秀才摩肩而過,則曰軋秀。
食瓜祈子
中秋夕,衡州有送瓜之俗。凡娶婦而數年不育者,則親友必有送瓜之舉。先數日,於菜園中竊冬瓜一個,須不使園主知,以彩色繪人之面目,衣服裹其上,舉年長者抱之,鳴金放爆,送至其家。年長者置冬瓜於牀,以被覆之,口中念曰: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」受瓜者設盛筵款之,若喜事然。婦得瓜,即剖食之。
三月初三日曰上巳,若是日適為清明,江寧婦女之亟望生子者,必以野菜合瓜而煮食之。甚且謂嫠婦、處女食之,亦可得弄璋、弄瓦之喜。上海則異是,所食為南瓜,且謂必須夫婦同食一瓜也。
撫鐵貓祈子
金陵城北鐵貓場有鐵貓,長四尺許,橫臥水中,古色斑斕,不知為何代物。相傳婦人撫弄之,可得子。中秋夕,士女如雲,咸集於此。
投石卜男
禹廟在會稽山下,塑像拙陋,惟以較倉頡之四目肉角,已大勝矣。左偏有窆石,為海內有數之古刻。一及春遊,無賴少年羣集亭上,以小石投之,穿其孔,謂可卜生男。孔,即當時下窆繫繩之孔也。
占花祈子
廣州祀金華夫人,祈子者以占得白花為喜。有謠云:「祈子金華,多得白花。三年兩朵,離離成果。」
采青宜男
廣州元夕,婦女偷摘人家蔬菜,謂可宜男,名曰采青。花縣曾曉山照有詩云:「籬頭雨歇溼游塵,弱柳緋桃解媚人。最愛蔬中冬芥好,年年生子及青春。」
竊萵苣生子
廣東婦女之艱嗣續者,往往於夜中竊人家萵苣食之,云能生子。蓋粵人呼萵苣為生菜也。
賀人生子之奇
汴人喜早婚,尤盼早得子。若生男,必以雞鴨蛋贈戚友,蛋殼畫龜或便壺,以示添丁。戚友受而往賀之,必以五色油塗新兒父之面,且拉之游街,以示四方,謂有子為榮也。
拂頭摩頂
藏人之謁達賴喇嘛、班禪額爾德尼也,不論官吏平民,皆詣法座前脫帽合掌,伸舌於外,頂禮三度,垂手聚足,鞠躬屏氣。達賴、班禪或以手拂其頭,或以手摩其頂,則以為至榮。
舐穢水
藏人家庭以夫為主體,妻敬禮之若君上。夫或有遠行,妻必於前一夕為夫洗足,即置其穢水於牀下。既行,妻每夜向穢水叩首至再,以指染水而舐之,夫歸始罷。若違此習慣者,鄰里皆目為不賢。
硃紅染牲毛
青海蒙女之歸寧也,若與壻偕,則必攜有硃紅之染料,徧染牲畜之毛。晝不及,則繼以夜,必染至無一遺,是歲牲畜乃安。婦翁以壻為能,即以雙羊染紅,送其夫婦歸。
鏡聽
鏡聽不必學而能,非方伎也。古人之為之者,每於除夕或新歲,先事洒掃,置香燈於竈門,注水滿鐺,置杓於水,虔禮拜祝。撥杓使旋,隨柄所指之方,抱鏡出門,密聽人言,第一句即是卜者之兆。今則惟於除夕出門,在道路中聽人之言以決休咎而已。
黃文僖鏡聽
大學士黃文僖公機,錢塘人。為秀才時,效鏡聽之舉。嘗於除夕游行里巷,方出門,即聞某家婦詢某姑曰:「家有二雞,一黃雞,一白雞,今日宰白雞乎?宰黃雞乎?」姑曰:「宰黃雞。」杭人俗諺謂殺為宰,本古義也。黃歸而大喜,頗自負。蓋雞與機同音,宰為宰相之宰耳。已而果應其言。
徐健庵昆季鏡聽
崑山徐健庵尚書乾學昆季三人,未第時,除夕相約鏡聽。乃翁偵知之,先走匿門外,俟三子之出,揖而前曰:「恭喜弟兄三鼎甲。」三子知翁之戲己也,不顧而走。會有二醉人連臂而來,甲拍乙之肩而言曰:「癡兒子,你老子的話是不錯的。」蓋以俳語相戲也。已而果應其言。
兄弟鏡聽
益都鄭氏兄弟皆文學士,大鄭早知名,父母過愛之。二鄭落拓,不甚為父母所喜,遂惡次婦。後次婦望二鄭捷,竊於除夕以鏡聽卜之。有二人初起,相推為戲,云:「汝也涼涼去。」是科鄭兄弟皆捷。
又有兄弟二人,將於翌年春應童試,先於除夕鏡聽。牆畔植一梯,升梯,可遙聽鄰家人語。其兄先登,囑弟勿遽上。弟不得已,於梯下徘徊。鄰家適作佛事,道場散後,羣兒喧嚷於佛座旁。一婦將獻佛之果,為羣兒分之。兒有不及待而躍至桌上攘取者,婦大呼曰:「先上來者不得,在下者有之。」兄聞之,懊喪而下,弟亦懵然罔覺也。其後弟獲售,兄被黜。
竈卦
廣東永安縣除夕守歲,婦人祝竈,置鹽米於竈上,以碗覆之,視鹽米之聚散,卜年歲之豐歉。男子則置水一碗於鍋旁,黏「東西南北」字,中浮小木。祝竈者視木端所向,聽其有何聲響以占休咎,名曰竈卦,亦古人鏡聽之類也。
擲珓
擲珓,一作擲筊,以兩蚌殼投空擲地,觀其俯仰以斷休咎。亦有以竹或木,略斵削使如蛤形為之者。盡人可能,非方伎家也。
求籤
神廟有削竹為籤者,編列號數,貯以筒。祈禱時,持筒簸之,則籤落,驗其號數,以紙印成之詩語決休咎,謂之籤詩,並有解釋,又或印有藥方。五代盧多遜幼時,就雲陽道觀讀書,見廢壇上有古籤一筒,競往抽取。是知以抽籤為卜,古已然矣。
王文簡求籤
京師前門甕城之關廟籤,夙稱奇驗。順治己亥,王文簡公士禎方在都謁選,往祈籤。初得籤云:「君今庚甲未亨通,且向江頭作釣翁。玉兔重生應發跡,萬人頭上逞英雄。」又云:「玉兔重生當得意,恰如枯木再逢春。」爾時殊不解。是年十月,得揚州推官,以明年庚子之任。在揚五年,以康熙甲辰十月內遷禮部郎。所謂庚甲者,蓋合始終而言之。揚郡瀕江,故曰江頭也。然終未悟後二句之所指。至庚申閏八月,擢國子監祭酒,乃悟玉兔重生之義。
韓文懿求籤
長洲韓文懿公菼未第時,嘗祈籤於蘇州之靈巖山寺,有「功名須到五門知」句,不解所謂。及鄉試,策題之「問」字,皆誤作「門」,自不覺也。是科中式。康熙癸丑,成進士,魁天下,歷官至禮部尚書,頗存綸閣之想。會直省解鄉試卷至,閱所對策,率多蕪濫。私念少時闈作,將毋類此,因命吏檢視,見五「門」字,不禁啞然,且悟籤語,無遠志矣。
徐逸少求籤
康熙己未,徐逸少編修方與計偕,瀕行,禱於大乘庵,得一籤,其後二語云:「今日杏園沈醉後,聲聲報道狀元歸。」徐大喜,意謂必當掄元也。及榜發,則是科一甲一名,乃常熟歸允肅也。然徐亦捷南宮,授庶吉士。
王雲錦求籤
金匱王殿撰雲錦,嘗於康熙庚午舉南闈。至丙戌,以年已五十,不欲與計偕,乃求籤於關帝廟以決之。籤有「五十功名志已灰,誰知富貴逼人來」二句,大喜,乃北上,遂捷南宮,大魁天下。
秦澗泉求籤
秦澗泉殿撰大士將散館時,求關帝籤,得「靜來好把此心捫」之句,意鬱鬱不樂,以為神嗤其有虧心事也。已而試「松柏有心」賦,限「心」字為韻,終篇忘點「心」字,閱卷者仍以高等上。高宗閱之,問「心」字韻何以不明押,秦俯首謝罪,而閱卷者亦俱拜謝。上笑曰:「狀元有無心之賦,主司無有眼之人。」
蔣景求籤
嘉慶甲子,江南鄉試,長洲蔣廣文景曾於關帝廟求得一籤,有句云:「自南自北自西東。」及入場,首題為「謹權量至四方之政行焉。」其文之後比,即用此句,對股以「無黨無偏無反側」七字儷之。主考以經語現成,密圈批中。
畢秋帆籤讖
畢秋帆制軍沅於乾隆庚辰會試前,詣正陽門關帝廟求籤,見首句「君今庚甲未亨通」,頗不悅,然竟以第一人及第。蓋「君今庚甲」四字,已示先機也。
酆小山毛養梧求籤
關聖帝君籤有「前三三與後三三」之句,酆小山教授雲倬為諸生時,嘗祈得之。乾隆癸卯鄉試,中三名。閱十年,為癸丑,會試,中九名。毛養梧主政繡虎亦於嘉慶己酉鄉試祈得之,是科中三十三名。道光壬午會試中式,亦三十三名。未幾,歿於京邸,年三十三歲。又一士子祈得是籤,則中六十六名。
張惕齋求籤
錢塘張惕齋太守興仁款慧媚學,道光辛丑成進士,入詞垣。改刑部,擢御史,出典廣東鄉試。京察一等,授建昌守。履任半載,以繳照遲延,部議鐫級。大吏奏留,以勞績復官,檄攝袁郡。將之任,病歿,年五十有九。惕齋於散館前,在正陽門關帝廟求籤,有云:「常把他人比自己,管須日後勝今朝。」以為可留館也。及改刑部主事,始悟「常把他人」,蓋庶常屬他人;刑為比部,屬諸己也。編檢七品,而主事則六品,「勝今朝」亦驗矣。
恩藝棠求籤
恩藝棠中丞銘出撫安徽,瀕行,求籤於正陽門之關帝廟,得一籤,有「舟中敵國笑中刀」句,方審視,忽憶葉名琛督粵時,亦得此,乃曰:「吾其死於疆場乎?」已而為道員徐錫麟轟以手槍,遂斃。錫麟為恩之屬吏,是舟中敵國也。錫麟夙為恩所契,事恩惟謹,是笑中刀也。
儒醮
湘中士子仿傚僧道之誦經,以孔、孟之書編而誦之,曰儒醮。
誦太陽經
三月十九日,固明思宗殉難日也,當時諱之,而謂之曰日誕,於是迷信者皆沿之。是日,有齋沐者,輒凌晨而起,誦《太陽經》。若是日天晴,則曰神喜而受人之祝也;或陰晦,則曰神胡不喜,乃卻人齋供也。
香客求福
凡詣廟燒香之男女,俗曰香客,各省皆有之。今姑言江、浙,則江寧之清涼山,有所謂磕頭香客者,行三步,磕一頭,必入廟而後已。句容之茅山,淮揚徐海之人且皆至;杭州之天竺,寧波之普陀,嘉興、湖州、蘇州、松江、常州之人且皆至,固無不以求福免禍為祈禱也。
假喫三官素
俗傳三官菩薩有大量,持齋者不忌葷腥,但須不食特殺之物,故有假喫三官素之諺。
拜愿
宣化府人於五月十三日,為父母妻子或己身疾病,具香紙牲醴於城隍廟拜禱。自其家門且行且拜,至廟乃止,謂之拜愿。
蒙人轉經
蒙人奉佛惟謹,木輪中貫鐵樞,可轉動,集梵經輪間,大者支木架,以手推之,小者持而搖之,旋轉如風,謂一轉有一功德也。
藏人以經典為護符
藏人之護符,以絲束經典一頁,或置之金屬小匣,藏諸懷。其旅行者,以馬及金剛繫犬兩種畫品替之。遇猛犬,謂攜金剛繫犬圖可免;遇暴風雨,謂飛散畫馬之紙可免。又有咒語。且有藏護符於家者,以佛像之衣服,或所持孔雀羽,包以魔紙,纏以毛線, 【 以狗毛、山羊毛或羊毛捻成。】 更以鼷鼠皮包其全部,謂可祈家族之興隆也。
藏人周行騰吉里湖
西藏有騰吉里湖,在拉薩西北。藏人以周行此湖為哥拉,謂易消滅罪障。雖犯殺人罪者,以哥拉二回得贖之;雖殺父母者,以三回得為無罪。一周此湖,當費八日,多或十二日。每歲各方信徒結羣巡拜者,絡繹不絕。
轉格欄
拉薩宮殿之廊壁,悉繪佛像,瞻仰者輒以頭摩之,故黑而生光。宮殿內外 道路皆石砌,信徒匍匐過之,以頭貼地為最敬,是以石膩如油。宮殿周七里,巡行一周,曰轉格欄,謂可祈福除災。婦女輒於午後,羣向轉格欄一周。每行三步,即伏地,口誦經語,叉手於頂,右手持牛骨,向頭上一畫。起行三步,復如前,數日方一週。積計之,有三十餘里。
熬茶
蒙人重佛教,嘗遣人赴西藏禮達賴喇嘛,謂之熬茶。
轉世錢
青海有所謂轉世錢者,不論家產多少,以其半為佈施,輸送本族之僧寺,餽貽過境之高僧,且遠投西藏之大寺。喇嘛不敢卻,代藏之,其人曰:「喇嘛有天賜之衣食,不屑用俗人財帛,來世仍還本人,絲毫不差。寄少者來世錢少,寄多者來世錢多,不寄者來世為貧民,佛爺鄙其人,不顧若也。」若病故,則又分家產為三,一供本族僧寺,一施各僧諷經追薦,而以其一留遺子孫。不如是,則同類鄙夷之。
賽會
具儀仗雜戲迎神,以輿舁之出巡,曰賽會,各省皆有之。其儀仗之大概,前導金鼓二,即大鑼也,而銜牌、繖、扇、旗、紅帽、黑帽、香亭及陳設各物之亭繼之,中雜以樂隊、騎隊。神輿將至,則先之以提鑪,而僧道及善男信女則隨於後,有繫鐵鍊於手足者,有服赭衣而背插斬條者,有裸上體而懸香鑪於臂者,皆先期許願,至是還願之人也。
天津娘娘會
天津有娘娘會,娘娘即天后也,旗幟鹵簿,寶玩珍奇,無不備具。復有所謂中旛者,前導小旛數十對,最後為大旛,高五六丈,用上等梁棟材為杆,飾以龍頭,懸旛於吻,錦繡瓔珞,垂垂及地。杆首以長繩數條,四圍擷之,恐其欹側。中一人持杆而行,重可數百斤,力向上擲之,或承以額,或接以口鼻耳目,或受以肘背肩腹。一擊糜爛,屢擲屢擊,體無完膚,絕不為怪,觀者交口羡贊。其同儕恐其勝亡也,競奪而擲,至有爭毆而釀命案者。
江寧爐會
江寧迎神者有爐會,始僅數人擎爐,爇檀降香而已,道光辛卯以後遂大盛。廟中僧道及首事舁神出巡,名曰大會,先示出會日期。別立香棚,備儀仗,或龍舟,或鳳輦,或煖轎,或顯輿,空舁之,以待神之易坐,且製新袍以待神之易著。招致紈袴少年數十人擎爐,名曰爐會。別立天保、九如等名號,其裝束服飾,每對皆取其同,冠袍帶鞾,無不華靡,日凡三易。而佩帶者為古玉翡翠,鏗鏘腰際。於其中擇精者先導,後則以次而行。每爐一對,間以荷旗者二,即擎爐人之僕,衣履亦必華贍。所擎之爐,以精銅鑄造。承爐之座若盤,皆檀梨鏤刻而成,繞盤圍以寸許寬之繡圍而綴鬚焉,備極人巧,而不甚重,取其便於捧持也。
凡入會擎爐者,衣飾之外,亦須費十金八金不等。先是,每年神會僅三四起,自有爐會,增至十起。及辛丑,江寧守李某惡其華侈,禁之,遂止。
吳人有解餉會
蘇州之迎神遊市者,不一而足。清明、中元、十月朔,則府縣城隍及各坊土地,皆至厲壇,率鬼享祭。若有瘟疫,則迎瘟神。
道光時,有所謂解餉會者,尤可笑。蓋土地各分坊市,每歲,廟祝推一車,擊小鑼,周行轄境,沿戶斂錢,謂之完天餉。斂畢,乃市紙鏹,舁神,親解至穹窿山。山有玉皇殿,道士住持之。神至,供偏殿,先送紙鏹,次則廟祝與道士議私費,歲有定額。鏹費俱如數,則無事,盈餘則加級,不足則降級,甚至有鎖閉神像,勒令補足者。餉解訖,乃朝帝。是日,神易九梁冠、大項圈,朝服朱履,執圭坐軒,去長扛,舁至殿下,設大紅拜墊於地。廟祝伏神旁,代唱聖壽無疆者三。殿上鐘鼓齊鳴,一道士立丹墀,贊,五拜三叩首。舁者隨所贊,升椅以應之。禮畢回城,然不遽歸廟,必賃屋暫宿。次日,復至元妙觀玉皇殿謝恩,禮亦如之,乃回廟。如過他神廟,則停輿,而以帖入廟,候起居,廟神亦以帖答之。
恩壽命蘇人賽會
光緒辛丑,滿洲恩壽撫吳,閱明年,大疫,恩謂民禱神不誠,天降之譴,乃於城隍廟集道士四十九人,建醮四十九日。醮畢,復舁城隍、土地各像為前驅,備楮帛無算,令羽士鼓鈸徒行,逐瘟鬼於胥江,自謂為民祈福也。
吳江有夫人會
吳江有夫人會,恒於八月二十六日之夜行之。會所過之處,商店人家輒以紙花送夫人,喜娘即為之插帶。明日,取花送還,謂可壓邪,則又得犒資矣。
香案迎神
道光時,豫章五月賽會,比戶設香案。神至,行禮畢,即放花爆,必向神身及舁神者而爇。神身先以水浸之,行數里,復浸而前,懼其燬也。舁神者皆赤體而迎,無所苦,視之亦無燒灼痕。
大暑船
同治時,臨海縣民以頻歲有癘,過大暑不瘳,乃為送船之會。船與常舶無異,用具如桌椅床榻衾枕,食物如雞豚魚蝦,甚且刀矛鎗礮之足以備盜者亦有之。別有盛米之袋,小僅可受一升,而數以萬計,皆村民所施也。大暑前數日,建道場,至大暑送之,俗呼為大暑船。夜有海盜遇之,以為賈人船也,向之放礮,大暑船亦放礮禦之,至天明始知,大驚而去。
盂蘭盆會
盂蘭盆,梵語也,本作烏蘭,謂以盆貯百味,供養諸佛,藉救眾生倒懸之苦也。昔目連之母入地獄,食物入口,即化為烈火,佛教作此以度其難。世俗於七月之中元,延僧結盂蘭盆會,誦經施食,義起於此,俗謂之放燄口。
花會之降童
閩人之設花會廠者,必奉本村社主、土地、山神及其他著名之種種仙佛,香烟紙錁,終日燃燒不絕。每當日入,則焚草鞋三十四雙,以給花會之鬼,且祝而告之曰:「汝等此去,當至各村運動,夢中示人以翌日之花會名,富者誑之,貧者實之。」祝畢,旋又焚錁。而村民亦往往夜中得夢,晨輒告人以求解者,於是一般趨利之徒,禱神問卜者有之,求夢者有之,以花會名單入深山萬塚之中,罔兩出沒之所,而求鬼魅之指點者亦有之。而最奇者,則又莫如降童。降童云者,「謂能令鬼神附降於童子之身,即謂之曰童身。其法,畫符字於水碗,令一童子飲之。不移時,童子神昏心迷,倏而距躍曲踊者無數,已而就案高坐,乃斷續而言曰:「汝等求吾何為者?」時則數人匍匐於地,囁嚅應之曰:「弟子願求小財,乞大神查掛筒之花會中為何名。如中,謹備三牲幣帛以酬。」曰:「若是乎?但看爾福。姑從汝請,不中,無我怨。」神呻吟移時,執筆寫一字於求者之手,令求者自解之,然實似字而非字。求者以己意附會之,各執一見,故亦或中或不中。酬對既畢,童倒地,則退壇矣。
花會之供偶像
閩人之赴花會者,必供一偶像於家,旦夕祈禱,以圖默佑。勝則享酒醴牲牢之奉,若敗,則潑以便溺,甚且痛詈而斵削之,或抉目,或劓鼻,或截腰,或斫手足,棄之於圊,蓋憤其無靈而虛享血食也。其他迷信者,乃復從圊中出之,洗滌而送諸土地祠,排列於神案之旁。
點花會
浙江義烏之押花會者,必覓一死尸之頭以蒸之,稱之曰點花會,謂可百發百中也。
坐庚申
道家每擇庚申日默坐誦經,謂之守庚申。道光時,有某者,非道士也,亦習為之。其初兩月一舉,越數年,則每夜箕踞靜坐,雙目時閉,萬慮俱寂。功行既深,有二寸人從頂中出,門外之事不問自知。一夕,壽數將盡,先知之,走出一小人,躲入三世佛耳中。見無常鬼來,彼即閉目,靜窺鬼去,而目仍開。如是者數次,謂可倖免無常句攝之禍而成地仙。
閩人多喜守庚申,處女尤信之。咸豐時,福州城南李某有二妹二女,妹曰瓊,曰瑤,女曰韻卿,曰桂英,皆未字。好讀佛老書,日必市楮帛香燭,深夜焚化。兼修庚申之術,刻意為之。不及一年,寢食銳減,形銷骨立。某歸,見四人狀,大駭,疑有病。詢之妻林氏,始知其詳,亟為議婚。遂以瓊婚於邑之陳氏子,以瑤婚於皖之某商。親迎有日矣,韻卿乃謂桂英曰:「兩姑皆將嫁矣,婚姻之議,恐將及我,宜早自為計,勿蹈其覆轍也。」韻卿旋謂桂英曰:「事亟矣,妹好自圖之。」桂英曰:「將如何?」韻卿曰:「舍死無他策足以保全清白之身也,妹甘之乎?」桂英曰:「固所願也。」翌日,二人皆投繯死。
食物投鐵貓口
番禺之沙灣茭塘,有老鼠山,其地向為盜藪。李制府瑚患之,鑄大鐵貓於山頂以鎮之。貓張口撐爪,高而鉅。劉月農巡尹蔭棠嘗往緝捕,親登以觀。而游人往往以食物巾扇等投入貓口,謂果其腹也。
浴貓狗
江浙六月六日浴貓狗,廣東之澄海則以五月五日浴之。
天開眼
天開眼,即黃道光也。天空所現奇異之光輝,以近黃道,故名,俗謂之天開眼。於日落之後,日出以前,可見之。其形尖錐或成圓錐,色清淡,近地處微紅,能遮掩小恒星之光。天文學家謂流星之質,散布地球軌道內外,因為日光所照,成為繞日之大光線。在南北溫帶之處,多現於春暮秋朝,若在熱帶,則四時皆可見,不足為異也。
康熙辛未四月陰晦之夕,藍田有瞿修齡者,從其主人勘地至一山,時方二更,豁然天曙,紅光浮嶺,朗照林谷。行三四里許,仍復昏黑。此即俗所稱之天開眼也。
祈晴
久不雨,出紙翦作人形者五六,佐以鼓一,鐘一,梯一,舉而黏之於廊,且祝之。偶或大雨滂沱,則翦人物如前,而益以作女子狀者一,且持一帚曰:「我將以祈晴也。」蓋謂天空之雲,皆為彼女之帚掃卻矣。
倪氏兒懼雷聲
倪氏兒以父母溺愛故,未入校。一日,至戚串家,與羣兒戲於庭。羣兒既已卒業於小學矣。午餐後,忽黑雲如墨,挾風而行。俄頃,幕遍天空,羣兒以氣爽大快,欲登城以當風,邀兒往。兒逡巡曰:「雷將至矣,奈何復出?」眾曰:「雷何傷,所畏者雨耳。」強之行,弗從,乃捨之。既而雷雨急至,羣兒遄歸,覓兒不得,詫甚。繼聞觳觫聲,乃見其蹲居廳事之一隅,以屏自障,方跪而祈禱,口呼「神勿擊我」也。挽之起,不可。雨止,乃興焉。
木郎祈雨咒
同治庚午夏,有人自滇南至京師,以手鈔《木郎咒》一帙,示漢軍宗嘯吾司馬山,蓋楚漢祈雨多持此咒也。
祈雨須分四時。春旱祈雨,設壇東門外,東向。其三時亦如之。壇設神位三,左書風雲雷雨尊神之位,中書木郎太乙三仙行雨神仙之位,右書紫清白祖仙師之位。祀品以元酒、清酒、粢盛、脯果。為祈雨疏文一通,焚之城隍神前。誠心誦咒,每日三次,或四五次,每次四十九遍。三日無雨,五日;五日無雨,至七日,則謂必大獲甘霖矣。謝雨時,祀品仍照前。
咒云:「乾晶瑤輝玉池東,盟威聖者命青童。擲火萬里坎震宮,雨騎迅發來太濛。木郎太乙三山雄,霹靂破石泉源通。坤震巽上皓靈翁,猛馬四張剡火衝。流精鬱光奔祝融,巨靈太華登雲中。墨旛皂纛揚虛空,掩曦蒸雨比雲濃。閼伯撼動崑崙峯,幽靈翻海玄冥同。馮夷鼓舞長呼風,蓬萊弱水興都功。龍鷹捷疾先禦兇,朱髮巨翅雙目彤。雷電吐毒驅五龍,四溟靉靆羅陰容。一聲四海改昏蒙,雨陣所至川流洪。金光流精斬旱虹,洞陽幽靈召豐隆。玉雷浩師變崆峒,虛皇泰華掃妖爞。羣梁玄黃號前鋒,祠泉恣蜃威天公。歘火律令翻穹窿,鞭擊妖魅驅蛇蟲。勾婁吉利炎赫縱,登僧澤頤悉聽從。織女四歌心公忠,轉我救旱助勛隆。赤雞紫鵝飛無窮,攝虐縛崇送北豐。救紫虛元君降攝,急急如火鈴大師律令。」
曾忠襄祈雨
光緒丁丑春,曾忠襄公國荃撫山西,時大旱,八月至二月不雨。前督某懼生變,稱疾引去。忠襄之官,徒步祈雨,逾月不應。麥枯,豆不可種,民餓死者百萬計,忠襄憂甚。三月乙丑,下令城中,官自知縣以上,紳自廩生以上,皆集玉皇閣祈雨.旦日眾至,則闔門積薪草火藥於庭,忠襄為文告天曰:「天地生人,使其立極,無人則天地亦虛.今山西之民將盡,而天不赦,誠吏不良,所由致譴.更三日不雨,事無可為,請皆自焚,以塞殃咎,庶回天怒,甦此殘黎.」祝已,與眾跪薪上,兩日夜不食飲不眠.戊辰旦初,日將出,油雲敷舒.眾方瞻候,見雲際神龍蜿蜒,鱗鬣隱現,灼若電光,龍尾黑雲如帯.方共驚愕,雲漸合,日漸晻雷雨 隱遠空.須臾,大雨滂沱,至己巳乃止.民大懽,焚香鼓吹,迎忠襄歸.
月忌
月忌為初五、十四、二十三,世俗相沿久矣,有「初五、十四、二十三,太上老君不煉丹」之諺。術家謂為廉貞獨火,故以為忌。其說不經,實為洛書九宮數耳。宮數起於一,初一一宮,初二二宮,初三三宮初四四宮,初五則入中宮。中宮為星位之極,專制時代以為至尊之地,臣民所當避忌,故曰月忌。初六六宮,初七七宮,初八八宮,初九九宮,而宮數盡。至初十,復至一宮。循環數之,十四日又入中宮,二十三日又入中宮,是以初五、十四、二十三為月忌,非有所謂不祥者在也。
移居上任之忌
官吏上任及人民移家,每忌正、五、九月。蓋亦以專制時代,視此數月當至尊之位,人臣宜避耳,非有所謂不祥也。
都人忌罵
都人忌罵,輿夫走卒之酬對,亦絕少江南惡口吻。而於辱及祖宗父母之謾辭,尤深惡而痛嫉之苟有犯者,立攘臂與鬬,甚且白刃相加,決諸生死。京東諸郡縣如之。
都人忌言龜兔
京師忌諱,莫如「龜」「兔」二字。然其土著,亦以此類為多。嘗有人定梨園花榜,一鬚生以李龜年相喻。翌日,鬚生覓定榜者而毆之。又有在鄉會場中,以試帖詩用「兔魄」二字,致遭擯棄者。
都門各衙署之禁忌
都門各衙署,舊有小禁忌。內閣大堂有泥硯一方,相傳為嚴嵩物,胥役人等搬弄無妨,惟官僚切忌入手。新到閣者,前輩輒申誡焉。翰林院衙門,大門外有壘培,高不踰尋,環柵以衞之,置隸以守之。相傳中有土彈,形如卵,能自為增減,適符闔署史公之數。或損壞其一,則謂必有一史公赴天上修文之召者。又有井名劉井,新到館之庶常,或俛而照影,則謂必無留館之望。刑部衙門有「順天無縫,直隸不直」之說。順天司中門終年扃閉,司務廳日必以紙黏之,如稍漏縫,則謂印稿必獲處分。直隸司嚮不設公座,設則必興大獄。又刑部大堂為白雲亭,亭前影壁有一方孔,每早晚司務必躬自掃除之,則謂其中或留纖芥,必不利於堂官。又刑部當月司員,監筦堂司各印,印各緘幐,相戒不得啟視,否則謂必有監犯病斃。
忌門
寧古塔人有疾病,輒以草一束懸於門,曰忌門。雖戚友省視,僅於門外問安,不入門也。
鄉試忌出大學題
浙江鄉試,例不出《大學》題,謂其不利也。廣東亦然。或有犯者,非貢院被火,則主司有禍,而尤忌聖經一章。
蘭人忌食鴿
蘭州多鴿,盈城皆是也,常飛入糧食肆啄米麥,肆主輒聽之。蓋蘭人不食鴿,謂食之必有災。
鼈為老爺
南昌人畏黿與鼈,呼之為老爺。南康府附近有老爺廟,所祀為黿老爺。相傳明太祖與陳友諒戰時,曾救御舟出險。贛人祀之甚虔,且相戒不食黿鼈,恐犯老爺之怒也。
新婦忌入人家
江寧之新嫁娘,非於一月以後不能入人家,如或誤犯,必責令齋百怪以祓除不祥。齋百怪者,須備香燭、紙馬、牲牢、酒醴以往,且必男著女衣,女著男衣,夫婦雙雙頂禮,齋畢偕歸。
鄂婦姙忌
湖北婦人姙子,避忌最甚。有所謂換胎者,言所見之物入其腹中,換去其本來之胎也。故婦人姙子,凡房中所有人物畫像,藏之棄之,或以鍼刺其目,云其目破即不為患矣。有一婦臥室懸一美女像,及生子,厥狀肖焉。美女屈右臂,伸三指作指物狀,此子亦屈右臂伸三指,終身如此。又一婦偶觀優,及生子,頭上有肉隆起,如戴高冠,兩耳旁各有肉一片下垂,如以巾羃之者然。因憶觀優時,有優人之冠如是,為其換胎矣。其地每有遊僧擔荷衣裝,乞食村落,擔上有彌勒像,此尤為所忌,孕婦見之,謂生子必肖彌勒像矣。故此僧所至,村人輒噪而逐之。孕婦或不及避,猝與相遇,必坐於地,自解其履,以左履換至右足,右履換至左足。此僧亦必將所荷之擔,從右肩換至左肩,從左肩換至右肩,如此相持。及人眾咸集,逐此僧去,乃得無事。
驅賊神
鄞縣居民遇竊盜之後,必有驅賊神之舉。驅賊神者,乃紮一草人,置於被竊之室中,焚香化楮而祭之。祭畢,一人持竹板,一人持草人。持竹板者厲聲問曰:「汝在此何為?」持草人者曰:「無所事事,以迷途誤至此耳,姑恕我初犯乎?」持竹板者曰:「姑饒汝,去否?」持草人者曰:「去,惟不知道路,奈何?」持竹板者曰:「既不知道路,待我送汝去。」遂迫持草人者前行,己則持竹板隨之,且行且問曰:「出去否?」持草人者答如前。凡穿門過戶,必一一問答。既出大門,持草人者即放步狂奔,持竹板者尾之急追。追至廁所,持草人者急以草人拋廁中,始返室大呼曰:「賊神去矣。」
目顫黏麥草
王氏婦偶於右目黏一麥草,或駭而問之,則曰:「右目肉顫,則將得殃。我頃右目顫,故為此以厭勝也。」
泰山石敢當
石敢當,立石於里巷之口以禁壓不祥者也。此三字,始見於漢史游《急就篇》。顏師古曰:「敢當,言所當無敵也。」顏謂《急就》之例,首陳諸姓,其名字或是新搆義理,非實相配屬,真有其人。是石敢當云者,亦虛搆二字,與石姓相配成文耳。後人乃鐫諸石,為禁壓之用。宋慶曆中,張緯宰莆田,再新縣治,得一石銘,其文曰:「石敢當,鎮百鬼,厭災殃。官吏福,百姓康。風教盛,禮樂張。唐大曆五年,縣令鄭押字記。」後有加「泰山」二字於上者,曰泰山石敢當。
姜太公在此
乾隆時,江浙間之烹豚魚也,皆和以醬。當三伏時,有自製之者,取其便也。製時,必書「姜太公在此」五字於門,為壓勝之具。或問袁子才曰:「何義?」袁笑曰:「此太公不善將兵而善將醬,蓋戲語耳。」然顏師古《急就章》云:「醬者,百味之將帥,醬領百味而行。」久之而門窗皆有此五字,且有加「百無禁忌」四字者,不專在製醬時矣。
一善
某家有門,適對鄰樹,術者謂為不祥,議伐之,而鄰不允。有人教以用紅柬書「一善」二字,冬至日於門上對樹貼之者,謂樹可自此而萎也。
懸鏡
人家之門有與鄰樹或其他之高建築物相對者,輒懸鏡以壓之。
排衙大吉
地方衙門通例,凡遇不吉之事,如驗尸、監斬等類,官回衙時,必先行排衙之舉。臬司之排衙也,在大堂降輿,即升坐暖閣,執事者站立兩旁。維時正門掩閉,僅啟左右角門,堂上起鼓三通,差役手持水火棍,分作兩班,向左右角門魚貫而出,旋即疾趨而入。鼓聲愈急,差役益竭力奔馳,至堂上轉旋,復馳下堂去。再出角門,疾趨而入。如是者三,乃一律向案前半跪。差役首領口中朗誦「欽命某某等處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為某事排衙大吉」。誦時,每二字作一小斷續,纍纍然如貫珠。復白云:「稟大人,公事已畢。」於是起鼓傳點退堂,官即返身入內,而爆竹聲大起。州縣各官亦復類是。且此舉自升堂以至退堂,官端坐不動,不發一言也。排衙,一曰排堂。
礮之賞罰
八旗各軍之出征也,必攜帶大小各礮以隨,如龍子母、威遠、靖遠、紅衣等者,一一皆備。至駐軍之地,剋日攻城,或擊陣,必於前一夕出各礮於帳前,陳牲酹酒,軍主親詣三揖以釁之。明日獲勝,則披紅鼓吹迎之歸,隨拜摺奏請賞給神威將軍、神威無敵大將軍、天佑助威將軍、天佑助威大將軍、武成永固大將軍諸封號。敗則牽之以回營,每礮棍責一百或八十,多至八百一千。即諸礮受封後,再出戰敗,杖責亦如前。
杖鐘
乾隆某年,車駕南巡至松江,辦差官吏欲運方塔下大鐘以至杭州行宮。行至石橋,不能過,乃命杖此鐘二百,棄之寺後。
易字宜雨
光緒時,高州大旱,民咎地方官吏姓名之不能致雨。蓋守高州者楊子晴太守霽,以為晴霽皆不雨之義也。鎮道縣諸官姓名,又多晴霽不雨之意。諸官以名不易更,相率易其字為宜雨之意,以冀甘霖立沛。楊性最倔強,顧以眾怒難犯,乃易子晴為子和。
娼家魘術
娼家魘術,在在有之。北方妓家必供白眉神,又名祅神,朝夕禱之。至朔望,則用手帕蒙神首,刺神面,視子弟奸猾者,佯怒之,撒帕著子弟面,將墜於地,令拾之,則悅而無他意矣。
木匠厭勝
凡僱匠築室者,必厚遇之,禮貌必優厚,飲食必豐腆。否則將為所暗算,恐其有厭勝之術也。
吳錫孺衣冠拜火
宜興吳錫孺司李晉剡所居之巷失火,時已夜闌,將延燒其宅。吳起視從容,還內,取朝衣冠帶,整束而出,於光燄燭天中鞠躬四頓首焉。
塞某散晦氣
侍郎塞某性拘忌,每遇人談有死喪二字,必作噴嚏以啐散之。出行遇柩,即往戚友家解衣帽,撲散數次,以為將晦氣散於他人之家,與己無與矣。
大人高陞
某將軍過盛京,副都統某為設燕,酒半,將上燒烤。依故事,管廚人帶大帽,手擎托盤,盛燒豬至將軍前,行半跪禮,已而置盤高呼曰:「大人高陞。」即持刀砍豬頭使落。將軍惡之,大怒,推翻筵席而起,酒饌碗碟一時迸碎,賓主盡失色,將軍遂拂衣登轎去。
撤城發科
曾文正駐軍祁門,議撤城之半為碉,以資守禦,輿情不協,文正批其牘曰:「撤盡東南城,永遠發科名。西北留一截,科名永不絕。」眾乃翕然。劉霞仙與人書,嘗譏曾伯涵 【 文正原字。】 銳志功名,意氣自豪。文正為人作墓銘,亦喜道人家科第事。如科名賡續等語,常見之於文字中。為其子姪命名,亦以「甲科鼎盛」四字排列。而其弟忠襄公統領安慶全軍,猶稟請銷差回籍應試也。
繼祿求免天墜
光緒乙巳夏,有言六月十九日天將下墜者。語聞於內務府大臣繼祿,繼憂之。六月初,即分送傳單云,屆時速念《高王經》,庶免斯厄,否則人類必絕。十六日,繼告誡家人,令悉茹素,更延僧道至邸,晝夜誦經,謂為眾生解免災難,已而叩首無算。及過期無恙,猶自謂善禱所致也。
諏吉登臺
譚鑫培每歲新正演劇,必諏吉日登臺,且必先演《定軍山》一劇。以他劇皆由左出場, 【 謂之上場門。】 獨此劇由右出場,右為東方,主生氣者也。所飾戲中之黃忠,又著絳甲,色近紅,北方以紅為祥,故歲首必演此劇。
打天齋
萍鄉居民設偶有皮膚之病,如跌打,如損傷,如腫痛,如糜爛,以及種種之關於外科者,若至旬日不愈,即請親朋提一筐,背一袋,沿戶乞米粒,多者一升,少者一碟一甌不等,此外線香若干,視貧富以分多寡。如是者多日,積至米粒三四擔,以至十餘擔,即以其半或三分之二磨粉,製成湯圓,置之鍋中,稍煮至半生半熟時,藏於竹具,擇壯有力者數人,立於屋上,向四面拋擲,附近之男女羣來搶拾,謂之搶天齋。擲完,一鬨而散,謂病者從此可慶再生矣。當搶拾時,如精神疲倦者,不敢插身人叢中,則所得甚少,其數不滿二五以上,必又存而拋棄之,謂得之反足以招病,稱之曰打天齋。
打菩薩
萍鄉居民如有感冒以至嘔吐、頭痛、頭暈、四肢畏寒、遍體發熱,以及口中譫語、面目紅腫經數日不愈者,即於寺觀迎楊四將軍像至家,置廳事。又請一道士,花衣紗帽,口念齊東集,跪而叩首。如是者半日。日暮,以壯有力者二人,肩負將軍左右簸動,任意播弄,口中作牛鳴,呼呼不已。此外雜以銅鑼聲,並攜一小水缸,徒步出門,至水畔有枯樹之處,道士對缸作法。當火光燭天時,凡見有飛蛾蟲蟻等來,即捕拿一二,置缸中,謂為病者之魂魄。既畢,仍喧嚷返家,但相戒同往之人不得回顧,謂回顧則魂魄來而復去也。稱之曰打菩薩。
鷄蛋卜疾病
安徽太湖之人有疾病,則以鷄蛋三枚問卜,以定吉凶,吉則醫之,凶則聽之。
採藥招魂
採藥之風,盛行於懷寧之石碑。無論貧富之人,一經染病,不先延醫,但舁木偶至藥肆採藥。藥肆略詰病源,遂將藥名一一報告。木偶一動,即隱示需用此藥。歸而悉煎之,不問藥性。間有因此而戕身者,轉諉之於命數。如不效,則至夕又舁木偶於途,明火狂奔,鳴鑼高喊以招魂。
與將死之人換衣
京師習慣對於將死之人,每不待其氣絕,即為之換衣,左支右撐,使病者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.問其故,則曰:「不如是,則不能衣,將裸體以見閻羅老子矣.」
草人
黑龍江之達呼爾人,家中父子兄弟有若干,其西壁草人亦若干,微具眉目,囊其半身,死則去之,生則增之,謂祖宗也。巴爾呼人亦然。最忌動搖,觸之則主人病。病則祭以肉,舉家分肥。故饞者恆陰撼壁上草人,冀以得食。
喊夜
湘中有喊夜之俗,喊夜者每言某夜見何鬼,以何法制之;某夜見何怪,以何法制之。於是迷信者,咸願出資求其驅除鬼怪。某鄉此風尤盛,需索甚苛,而某甲思有以試之。某夜,於路旁竹叢中紮一草人,以長數丈之繩,一端繫草人上,一端立而自持之。候喊夜者過,將繩猛拉之,喊夜者聞竹叢振振作聲,又隱一物,似人非人,似鬼非鬼,乃大聲叱曰:「何物妖魔,還不速去,行將使翦刀法矣。」某拉如故。喊夜者曰:「爾豈真不畏耶?行將使飛刀法矣。」某拉之仍如故。喊夜者懼而急奔。某知其無術也,乃作鬼聲狂逐之。喊夜者大號,狂奔數里,某乃止。翌日,遇喊夜者,某故問其夜來何所見,喊夜者曰:「見一竹子鬼,已下翦刀法制之矣。」某甲笑曰:「此鬼卻未死,然汝已將跑死矣。」喊夜者知受其愚,乃哀求勿聲張。某甲狂笑,遍告鄉鄰,自是喊夜者不敢如前需索矣。
京諺
京諺:「雨木架,達官怕。」蓋謂雪積林木,結冰如架也。相傳順治甲申春,曾有此異,明社以屋。光緒庚子春亦然,遂兆拳匪之亂。宣統庚戌冬,雪深數尺,都中居人又見此異。辛亥春,即患鼠疫,而滿洲、蒙古、雲南又有強敵進兵,官民惶駭。《漢書‧五行志》:「長老名木冰為木介。介者甲,甲,兵之象也。」諺之木架,實木介之誤也。
湘中童謠
湘有童謠,傳自明季,其辭曰:「張打鐵,李打鐵,打把翦刀送姊姊。姊姊留我歇,我不歇,我要回去學打鐵。打鐵一,蘇州羊毛好做筆。打鐵兩,兩個娃娃拍巴掌。打鐵三,三兩銀子換布衫。打鐵四,四口花針好挑刺。打鐵五,五個椶子過端午。打鐵六,六月不見早禾熟。打鐵七,七個果子甜蜜蜜。打鐵八,八個娃娃砌寶塔。打鐵九,後花園裏好飲酒。打鐵十,十個癩子戴斗笠。打鐵十一年,拾個破銅錢。娘要打酒喫,仔要還船錢。」仔,小兒也,或曰,張、李者,即獻忠、自成之讖。其打鐵一以下,均暗兆順治以後年號,然乎?
江寧童謠
道、咸間,江寧童謠有「蝴蝶飛過牆,江南作戰場」之語。又曰:「太平天子朝元日,南北分疆作戰場。」至咸、同間粵寇之亂,而語悉驗。